183、第 183 章 (第1/2页)
清兰沚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秋语阁网www.qiuyuge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那些仆役言笑晏晏地,将金素送出了金家大门之后,金素这才松了口气。
无论,他们心中怎么想的,自己总是用钱府的车马,依然让金素觉得,很是不好意思。
不过,自己刚刚既然都用到了,那么一个借口,那现在自己倒不妨真的去东市上,逛上一逛,看上一看,这东市究竟同自己所在的西市,有什么差别!
尤其是那些做饭食招待的食铺,和那些有身份之人常去的酒楼,观察一番,其是否和自己记忆中,所想象中的一样……
下定决心之后,金素便绕了两道巷子,终于从东坊的坊门经过,再向前走上个一里地,便到了东市的入口。
东市看起来,果真是比西市要热闹的多,仅仅是东市入口这边儿,因为来往的车马和人群太多,街道又没有那么宽敞,便时不时会堵上那么一堵。
这种古代堵车的场景,金素在西市是怎么都看不到的。
西市最常见的,也就是牛车了,而大部分人,其连牛车都没有,只能徒步前进,自然不会堵车……
等金素小心翼翼地穿过人流,进入东市之后,她的目光便不由得,被眼下之景所吸引。
认真说起来,这里的热闹程度,拉后世中随意一个仿古小吃街出来,其都是比不上的,这个时代的人口毕竟太少了。
但这种原汁原味的坊市场景,却比那些全新的仿古小吃街,要好的太多太多,带给金素的视觉冲击也更大了几分!
最主要的是,温邑城比槐里城要大上不止一倍,河内郡更是承平已久,人人富足,同样是东市,温邑城中的繁华气息要比槐里城的,更浓烈几分。
这里的建筑大多不高,大部分也只是一两层左右,金素放眼望去,只看到最高的楼,也不过三层。
毕竟,眼下这一时代,所有的建筑全部都是木质结构,若是想要住上三层以上的房子,其稳定性就会出现问题。
而且,这时候又不存在什么用地紧张的问题,建筑反而占地越广,越显得出人们的尊贵,大家也就不怎么追求,建筑上的高度了。
眼下,除了部分宗教建筑,如佛塔和宫观之外,大部分建筑都非常低矮,连皇家那些宫廷建筑,亦是如此。
这种情况下,那些稍高些的酒楼,就显得格外突出起来。
不过,金素从中经过的时候,她先是为那古色古香的建筑样式,吸引住了目光,甚至为其感叹不已;
紧接着,她就从眼睛的余光中,看到了那酒楼一楼大堂的陈设……
这么一看不得了,差一点儿就让金素失去了先前的心境!
这酒楼的建筑倒真的很好看,就是里面的装潢不怎么符合金素的审美,其还是那种暗沉的色系,堂中挂着几张浅色的纱,以及遮蔽用的深色布幔,总让金素有一种,在其坐久了,心情就会抑郁的感觉……
而那些家具大部分也都非常低矮,一眼就能看出来,那是为了方便食客们,跪坐而陈设出来的。
在这样的酒楼里,无论是待客还是用饭,食客们跪坐久了,都会很不方便的吧?
还是自家的食铺更好些!那些食客们倒现在,早已经习惯了,他们家的桌椅板凳,没有一个在她们家食铺用过饭食的,还喜欢跪坐着用饭了。
甚至还有些家有余钱,又惯会享受的,同她家阿父商定好,定了一批便宜的桌椅,运回自己家,好让自家人也享受一下,桌椅板凳的妙处的……金素听闻后,愈发哭笑不得。
她是真的没想到,自家食铺居然还会为阿父那边儿,带来更多生意呢……
看了几眼对侧的酒楼之后,不怎么感兴趣的金素,果断将目光,给转移到了旁处去。
相较起那些没带给自己,太多惊喜的酒楼和食铺,东市大街上摆摊儿的这些小食儿,小摊儿,反而更让金素在意些。
先前金素还以为,在市场上摆摊儿的情况,只有在西市才会出现,毕竟,东市是贵人出没的地界儿,摆摊儿总归是有些危险的……
但她没想到的是,等自己来了东市看了几眼后,却发现在这边摆摊儿的,反而更多一些。
相比较在西市里,那些售卖农家出产的农户,东市这边儿就丰富多了。
卖小食儿的,卖各种小玩意儿的,再往里走走的,甚至还有玩杂技的……其种类之丰富,不一而足。
金素略一想,也明白了东西市的不同之处,以及这些人为什么没有去西市摆摊儿的缘故了。
相比较住在西坊的那些普通百姓来说,能来东市逛的那些人,在花钱时,自然更加地大手大脚,他们也更加有可能会去买那些,在西坊百姓眼中,觉得不甚重要的玩意儿……
说白了,就是在西市里,这些小摊儿没有市场罢了!
它们这些个,更有自己鲜明特色的铺子,唯有吃饱喝足没事儿干的东坊之人,能供养得起而已。
看完了之后,金素这才心满意足地,开始往自家食铺而去。
三年了,她都没怎么感受到,温邑城居然有这般大!在走了将近三刻钟的功夫,她才赶回到了家中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