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3、第173章 (第1/2页)
清兰沚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秋语阁网www.qiuyuge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金素提到这一点儿后,钱讯直接笑了笑,对她开口说道:“这一点儿啊,金小娘你就想错了,谁告诉你说,那些豆腐我要卖成低价了呢?”
“再怎么说,一块豆腐卖上个十几文,那也是可以的。”
当钱讯刚刚开口,说出十几文一块儿的价格之后,金素的面色不由得变了又变。
只见她颤着声音出口,反问道:“钱阿翁,这……这十几文一块儿豆腐,会不会有些太贵了啊?城中的庶民百姓哪里能买的起呢?一般来说,不都是‘薄利才能多销’的吗?”
金素提到“薄利多销”这几个字时,钱讯还愣了以愣,他对商贾之事,本来就不如何精通,在忽然听到“薄利多销”时,自然会觉得很是新奇,不过,其也就只是新奇罢了。
他其实并不怎么认同,金素的这个说法,只听他出声对金素说道:“金小娘,你想错了,我哪怕不懂商贾之事,也能猜得到,这刚开始从豆腐坊里,花钱买豆腐的不会是庶民黔首,他们对银钱看得很重,不会轻易去尝试,这些新奇之物,会来购买的定然是那些食铺和酒楼,在其买这些食材的时候,他们是不会太在意银钱的。”
“刚开始的时候,你若是定价定的太低,吸引了太多庶民和贫民,来取用的话,这些好吃的豆腐,你只能越来越卖不上价钱,也吸引不了住在东坊的那些大户去品尝,他们只会将豆腐看轻,当做只有庶民才喜欢吃的劣等食材,你的路子便会越走越窄。”
钱讯提到的这一点,确实提醒了金素,她之前锁想的,好像确实没像钱阿翁那么有深度。
她原先是按照,自己在现代时,所知道的经济学知识,来进行思考的,这才提到了“薄利多销”——
只有让更多普通的民众,能消费的起某样事物,其产量才会扩大,只靠顶尖那群人,是带动不起来的。
但是,她却忘了一点儿——那些现代经济学理论,所针对的社会,和现代的她所处的这个时代,完全不同。
在这么个时代,是有着很浓厚的阶级区隔的,对那些贵族们来说,让他们去吃普普通通的平民食物,他们定然是不乐意的。
自己将价格定得太低,确实对将来的发展不好。
若是她没有记错的话,豆腐最开始的发明者,还是淮南王刘安发明出来的,从一开始,豆腐所走的路线,就是高端路线,后面,逐渐地传入平常百姓家后,才没有被那些王公贵族们所排斥。
若是它本身就是平民百姓家,所发明出来的食物,那迎接它的结果,自然会不一样,其会不会走向,完全不同的路子?谁都不敢确定……
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,金素便直接出声,朝钱阿翁作了一揖道:“对于定价之事,钱阿翁您也知道,我并不太精通,而且,哪怕我来了温邑城这么久了,对温邑城中的城民,还是不够熟悉,所以说,这一切都还要指望,您出手帮忙了。”
对金素的这番话,钱讯直接摆了摆手说道:“金小娘勿需这么客气,既然您已经将定价,交予了我,那先前我同你讲的,每一块儿豆腐给你抽一文钱,你可是要应下了?”
到了这个时候,金素就算有不同的想法,却也别无选择,只能点头,答应了下来。
确定了豆腐之后,金素又开始向钱讯,提起了酱油之事。
不过,同豆腐有所不同的是,她只需要自己将方法写出来,告知钱阿翁,钱阿翁在找到合适的人手后,开始试做,等做得差不多,铺子的人手也齐备之后,豆腐坊便自然而然能开起来。
其从谋划到开店,最慢,最慢半个月的时间,也已经足够了。
但是,酱油反就有些不太一样。
做酱油最主要的一点儿就是,其需要发酵,晾晒等种种复杂的工艺,金素先前自己动手做的时候,就足足花了近半年的时间,才得到了味道鲜美的酱油。
是以这酱油工坊刚开始,是看不到什么成效的,完全要依靠耐心和时间,慢慢等着才好。
是以她刚刚开口,提出这一建议时,就不由得有些犹豫,其总有些担心,钱阿翁他会否决自己的提议……
不过,金素她显然忘记了,自己在钱阿翁面前,面子有多大……钱讯只听她提了那么两句之后,便直接应声,答应了下来。
他甚至还先发制人,对金素开口问她,这一次要不要也按照先前的方法,每卖出去一罐酱油的话,就给她抽取多少文钱?
钱阿翁如此“上道”,金素实在不知说什么好,更有些哭笑不得。
等他们确定好了,这两件事情的细节之后,金素这才打算着,将那些方子给写出来,赠予钱讯。
只是,她出行时,定然不会携带着竹简和刻刀,所以说,眼下她便只能麻烦钱阿翁了。
钱讯听完了金素的请求之后,直接便唤来了身旁的仆人,让他们为金素准备,书写所需之物来。
不一会儿的功夫,金素就看到了一群仆人,从外面依次而入,手里捧着的有丝帛,朱砂笔,竹简,刻刀等物件儿。
很显然,对方准备的很是齐全。
无论金素是想拿笔,在丝帛上写字儿,还是想用刻刀,将字刻在竹简上,再捆绑成卷,都完全不成问题。
仆役们来到了眼前后,金素她便抬起眼眸,看了看那托盘上的丝帛,其不由得吞了吞口水。
穿越到西汉之后,她很快就开始,跟随着宋娘子,认字读书。
在她离开青山村之前,她早已经把该认的字儿,都认的差不多,同时开始跟随着宋娘子,学习一些简单的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