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、七十条鱼 (第1/2页)
白咕咕炖汤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秋语阁网www.qiuyuge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莫如桂这样子想的, 也如实问了自家二哥。
莫如桂倒是不这么认为。在他看来来,若非莫如桂是自家弟弟,只怕他也不会理睬更多, 最多也就是看两眼,连记住的必要都没有。
因为,莫如桂实在是入不得那些权贵的眼,弱小的一根手指就可以压死。
既然如此,就算下头有关于他的情报, 也只是收集好后便放入库中落灰,若非必要之时, 也不会翻出来。
只要不闹到明面上,谁会管你?
权贵和平民的生活有着深深的沟壑,他们衣食住行, 都有着自己的圈子, 哪怕在平民口中的名声已经坏透了,那又如何?反正嫁娶大事,红白喜事, 又与他们何干?
何况,未成气候之时, 怎么可能入得了他们的眼?
想通这个, 莫如桂倒是放宽心了。只是, 若按照二哥这般说法, 月燕要求所做的,岂不是无用功?
莫如桂想不明白, 只得把疑惑压在心底。
在清君观另一边,莫如渊的小师叔,满胡子的道人正悠然地布着茶, 浑然不顾木案对头那人神情。
“道长,请问您考虑好了吗?”
面白无须的年轻湖蓝绸衣男子面带微笑,耐着性子等道长将茶布好后,这才问出自己的事情。
嗓子尖细,加之行为举止间的形态,种种迹象,皆可看出该人为宫中来的太监。
小师叔点了点茶,倒也不忙:“去做什么?待到春宴节那天再去也不迟,不妨事。”
多次相邀,偏生这个野路子就是不肯给好脸色,太监也不耐:“皇觉寺不比清君观好吗?盛情相待,也比寄人篱下好吧?带着你的徒弟去见见世面,也好过呆在山里头吧?”
小师叔脸色诡异,有些诧异地看着坐在对面的太监:“我没有徒弟。”
太监噎了一下,他来之前只知道身边有一个童子,谁会调查一个从乡里出来的乡巴佬啊?若非上头安排了任务,他才不乐意来呢。
小师叔也看出他的不乐意,给他支了一招:“你看啊,我这个野路子,不习惯,也不懂那些规矩。与其在春宴节前弄出些不美的事情,倒不如让我们在此处,到时候有事也牵连不到你的身上,对吧。”
好说歹说,小太监才勉强答应:“咱家就这般回禀了,若上头怪罪下来,可怪不得咱家。”
“是是是,知晓了。”
送走烦人的太监们,小师叔嗤笑一声,倒是觉得有些好糊弄过头了。但他很快抛掷脑后,让自家的归灵带人来。
只是,等到人到之时,小师叔终于想明白,当初第一次看见莫如渊之时,心里头的怪异了。
好家伙,这一家子,居然全都怀有隐约的反骨之相。偏生生的俊俏,气质平和,伪装性也太强了。
心情复杂地接过他们所求之签,粗略问了几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后,摆正态度,认真解签。
算出他们大致的命数后,小师叔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。
这一个个的,果真不是善茬。就连看着年纪最小的那个,也与皇权有关。
小师叔顿觉头疼,最终只能隐晦地指明各人机缘可能所在,着重点了莫如桂和莫如司两人:“尤其是你们两个,京城非善地,久留恐有性命之危。”
听闻此事,莫如桂愣了愣,想到来这里之前,二哥也提醒自己莫要久留京城。
可莫如桂倒不觉得会这么严重。自己只是一介书生,还能惹上谁呢?
莫如司反倒有一种果然如此之感,只等尘埃落定。他谢过小师叔,却也没问避险的法子。
看见莫家人一个个油盐不进,小师叔倒是看不过眼,将他们全都轰了出去。
归灵送走他们后,回到小师叔旁边,重新添水:“小师叔何必动怒,平常你不是经常说,这些只是一道坎罢了吗?”
“不,我想的是,果真是什么因,种什么果……”
“归灵不懂。”
小师叔接过茶杯一饮而尽,也不管有多爱惜茶的珍贵了:“什么样的爹娘就有什么样等到孩子……”
————
“潘公公,我们就这样子回去吗?”
走出清君观,坐上轿子,晃晃悠悠地下山之时,跟着走的小太监小心翼翼地靠近轿子的窗,隔着布帘问。
刚刚被“糊弄”的太监,赫然就是被唤作“潘公公”之人。
潘公公吹了吹手上的碎屑,懒洋洋地靠在靠塌上,满脸不在乎:“不然还能怎么地?上头吩咐的任务,咱家可是做到了。那尊‘大佛’三请四邀都不肯挪动一下,难道要咱家让人来绑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