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赫尔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秋语阁网www.qiuyuge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2022年农历二月,廿一。
在韭城南郊的公共墓园中,一块块墓碑整齐的立在柏林之中,偶有占地相对较大,位置独立的较大的墓映入眼帘。
在刻有不同的字的墓碑边上,有的种着松树,有的种着柳树,也有的和整个墓园主体一样,种着柏树,还有的则都种有。它们的品种并不像墓碑的排列那般整齐划一,却像墓碑的整齐划一那般,都一样的矮小,叶茂而青翠。
“爸爸,里面的叔叔到底是谁?”在一块墓碑前,站着一对父女,看起来只有五六岁的女儿,又一次问了他的爸爸。
“小予现在只要知道是一位叔叔就可以了。”这位父亲再次简单的回答了女儿的问题。
现在,已经在这里有一会儿了的他们,正准备离开。恰在此时,一对母子出现在了他们不远处,并向他们走来,不一会儿便到了跟前。
“您好,这位先生。”来的不是别人,正是付太太和儿子小磊,她看到眼前的这对父女,似乎有几分惊讶,又有种意料之中的感觉与欣慰。
“您好,付太太。”这位父亲向付太太回了个招呼,又和蔼地微笑着看向小磊,“你好,小磊。”
即使是那样和蔼的神色,那样温和的语气,小磊也没有回应什么,他的眼里没有光,是灰蒙蒙的一片,对谁都不理不睬,只是跟在妈妈的身边。
“抱歉,这位先生。”小磊妈妈见状,伸手抚摸着小磊的头,并向眼前的先生解释,“这孩子以前不是这样的,事出有因,还请见谅。”
“您不用说抱歉的,我都了解。”这位先生依然是和蔼且温和的,甚至多了一丝怜悯,又看向小磊说,“没关系的,小磊。”
在之后的简单交谈中,付太太得知这位李先生与自己的亡夫付昌久的关系,也了解到他是韭城日报社长兼总编。
只是,付太太并没有认出这位李先生来,其实李先生曾多次出现在韭城殡仪馆的灵堂内,就在一个多月前,他甚至与几位警官搭话,并自称是付昌久先生的堂兄。
“您每次都来得比我早。”付太太蹲在墓前,从篮子中取出纸钱,以及一碗米饭和一个纸葫芦,一边烧着纸钱一边说,“从头七开始,就没间断过,可我也从没遇见过您。感谢您对我先生的情义,我们会记住您的。”
“您客气了,付先生就像我的弟弟一样,现在为他做这点小事,怎么敢劳烦您惦记……小予,你可以过去和小磊说说话。”李先生话说到一半,让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女儿小予试着和小磊说说话,而后又接着对付太太说,“您这个葫芦是做什么用的呢?还有这碗米饭,这个有什么讲究吗?”
“我是北方人,和我爱人是在大学认识的。在我的故乡,除了烧七,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五七,也就是今天,和之前或之后的不太一样。这个纸葫芦,就像一把开锁的钥匙。面条倒是没什么讲究,开了锁也就该走了,出远门总该吃饱了再出发。在北方是面条,但我想他应该更喜欢米饭。”
“听您说话,也没带什么口音,您不说,我真得当您是本地人了。”
“我们在一起得有二十年了,婚后来到这边也有十多年,说是本地人也是对的……”
话毕,付太太准备收拾东西起身了,李先生蹲下帮着收拾起来,并说:“我来帮您吧。”
于是,李先生收拾了碗筷,提着篮子,搀了付太太一把,两人一同起身,准备离开。
“爸爸……”
突然,小予摔倒在地,哭着呼喊自己的爸爸。
李先生两大步就跨到了小予身边,只听到篮子里的碗筷一阵响,然后便是这位爸爸对女儿的无尽的温柔的关怀。
“我们小予怎么了?”李先生迅速而平稳的将篮子放到地上后,将小予抱了起来,对着小予扮了个鬼脸并用奇怪的声音说,“来,让爸爸看看,我们的小宝贝儿有没有伤着?”
“嘿嘿~你看起来好笨!”
果然,小予马上笑了一声,好像一下子把刚才的事都忘了个一干二净。
付太太见状,也反应了过来,赶紧走上前去,到了小磊身边,她面露难色,但还是严肃地问:“小磊,怎么回事?小予怎么会……”
“小磊~你没事吧?”李先生见状,故意放大了音量,朝着小磊问了句,然后看向付太太说,“这儿风大,我看,我们还是先下去吧。”
说罢,李先生一手提起篮子,一手将小予抱了起来,温柔地说:“小予站累了,爸爸抱你好吗?”
“好,但是小予不累。”
“哦,这样呀,那可是爸爸想抱小予,可以吗?”